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兒童節剛過,爸爸、媽媽有沒有趁著連續假期帶著家中寶貝出門走走呢?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常常是父母親最關心的生活議題,總是擔憂自己的心肝寶貝落後別人一步,但在相同班級裡身材較矮小的同學,並不表示就一定有生長發育障礙,建議仍需經由小兒內分泌科或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評估與診斷。
▲孩子身高發育狀況是父母最關心的議題(圖/亞東醫院提供)
亞東醫院小兒部高銓宏醫師表示,遺傳、內分泌疾病、營養不均衡等,都可能導致孩子身材矮小,另外性早熟問題也會促使骨齡超前、生長板提前閉合,身高成長就會因此受限,必須適時對症治療。
高銓宏醫師指出,如果孩子身材矮小主因是營養不良,就要補充營養,或是針對疾病做治療;若要確認是否為生長激素缺乏,就要住院抽血檢查體內生長激素濃度是否足夠,一旦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且腦部無病變者,可以考慮施打生長激素,且介入時間不宜太晚,女生、男生的骨齡愈接近14、16歲,治療效果愈差。值得一提的是,若孩子太早出現性徵,或女童月經太早報到,未來也可能有性早熟的問題,也應及早接受評估,施打抑制性荷爾蒙的藥物,可望避免生長板過早閉合。
亞東醫院藥學部王明賢藥師表示,臨床上需要進行影像學的骨齡檢查及抽血檢驗荷爾蒙濃度,某些情況下甚至可能執行染色體分析,在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影響下,且抽血報告的生長激素數值低於標準,持續性固定時段量測身高所描繪的生長曲線低於第3百分位、一年內生長高度小於4公分,骨齡比實際年齡遲緩至少二個標準差,經醫師診療後就可以考慮接受生長激素的藥物治療。
坊間常見的生長激素藥品大多需要於2-8℃冷藏儲存,建議劑量必須依個別需要來調整,常於每日晚上以皮下注射方式投藥,藥學部王明賢藥師提醒,每次注射部位最好更換,以避免發生局部脂肪萎縮;不同廠牌生長激素藥品的使用方式略有不同,藥品外包裝常見為卡匣式注射劑型或預充填式注射筆,藥學部王明賢藥師呼籲,經醫師處方藥品時務必向醫師或藥師詢問清楚使用技巧與注意事項,務必清楚了解正確的操作方式,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並避免非預期的不良事件。
高銓宏醫師說明,除了用藥物治療身材矮小之外,飲食、運動與睡眠也很重要;飲食上應避免甜食與油炸物,因甜食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而油炸物熱量高,容易肥胖且容易造成性早熟。此外,可多從事跳繩、打籃球和騎腳踏車等運動,更要盡量在晚上10點前就寢,因人體在晚上10點至凌晨2點會分泌生長激素,此時孩子應熟睡,對於長高也相當有幫助。
王明賢藥師提醒,切勿聽信不正確的偏方或誤食錯誤的中草藥,如此一來才能讓子女都能平安健康的成長。
▲亞東醫院藥學部王明賢藥師提醒切勿聽信不正確偏方或誤食錯誤中草藥(圖/亞東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