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中柯文哲有意識壓制大型捐款,身邊人馬若膽敢利用他的名號拿到額外好處,「政治蟑螂我拿拖鞋看一隻、殺一隻。」 接二連三向大老闆宣戰,整個台北市都成他的戰場,其實柯P選前一口氣認識一拖拉庫企業家朋友,誰說他反商?
撰文/羅芋宙(新新聞)
柯文哲清查前朝弊端,向大財團揮動手術刀, 接連槓上日勝生、富邦、遠雄、鴻海,讓郭台銘大動作登各報頭條宣戰、讓前市長郝龍斌言詞反擊「忍無可忍」。柯P新政,翻天覆地──他上任還不到一個月!
傳統政客與財團的關係是「魚幫水、水幫魚」,反觀市長向企業激烈開戰,真是前所未聞。柯文哲清查美河市、大巨蛋、雙子星、社子島、松菸文創等大型開發案,柯說,「我們要擺出一種我們不受勒索的態度。」不過,從柯文哲警告日勝生,要對方乖乖掏出北市府求償的七十六億,否則優先查案,看起來,還比較像柯文哲對財團「威脅恐嚇」。
小心提防政治「水蛭」
約莫去年三、四月剛投入選舉時,政治素人柯文哲還是個「政商白紙(痴)」。有一次在保母車上,柯文哲的幕僚和他對話,提到富邦集團掌門人蔡明忠,柯文哲第一時間反應竟是:「蔡明忠是誰?」當場讓幕僚傻了眼,嚇得立刻拿出平板查給他看。
不知蔡明忠是誰,未免太沒sense了吧!選前當然列為機密。沒想到柯文哲剛當選台北市長時,又露了一次餡。面對媒體詢問女性副市長人選是否有台北101董事長宋文琪等人,柯文哲的第一反應也是愣愣地反問:「宋文琪是誰?」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圖/林旻萱攝/新新聞)
對於政治的眉眉角角,柯文哲不懂的事情可多了。據瞭解,柯文哲選舉期間強調公民力量,義勇軍爭相投靠,其中也不乏政治「水蛭」或「掮客」,想要從中撈一筆。而柯文哲以為所謂「來幫忙的」,意思當然就是「免費的」,不諳政治潛規則、糊裡糊塗接受,也意外衍生諸多內部爭議。
有個悲慘經驗是這樣的。當時有團隊成員主動幫忙柯P做網路活動,結束後,突然丟出了兩百萬收據向柯文哲請款。柯認為「受騙」,且活動沒有達到他預期中的效果,生氣地質問與「肇事者」同系統的相關人士說,「這是你們的人,你說怎麼辦?」此後便與這些人「心靈距離」愈來
愈遙遠了。
前半生都在醫院度過的柯文哲,總是洋洋得意他三十五歲就當上台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管理過全台灣最聰明、最難管的一群人。他懂鬥爭、有手腕、學習力極強,但社會歷練都在醫院,與社會實際接觸不廣是事實。可以說,從政之路徹底打開柯文哲的眼界,尤其選舉更讓他在短期間急速成長。
因此,儘管政商關係對政治人物至關重要,但對參選前的柯文哲而言,根本是未曾想過、亦接觸不到的事,也難怪他面對財團的反應如此「不上道」。
不願戴上錢的「魔戒」
柯文哲沒有班底,當初揭竿而起,各路英雄好漢、牛鬼蛇神都來投靠。據稱前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即曾勸柯P要小心,身邊好人壞人都有,有些政治掮客可能會打著他的旗號,私下向企業伸手要錢。柯是很小心謹慎的人,這些話聽進去了。
對若干有錢事爭議的幕僚,他一直小心提高警覺。別人問他,為何不乾脆請走,怎還繼續留用?據轉述,他說,「如果沒有想好要如何處理水蛭,貿然把它摘除,自己會受重傷,先流一大攤血。「錢就像魔戒,掛上去就捨不得拿下來。」提到敏感的﹁錢﹂事,柯文哲經常如此比喻。為此,選戰中柯文哲有意識壓制大型捐款,不要欠人人情;而對於身邊人馬若膽敢利用他的名號拿到額外好處,柯文哲說,「政治蟑螂我拿拖鞋看一隻、
殺一隻。」
柯文哲在政治上與各方勢力的聯繫兵分多路,但政商關係的聯繫只集中在少數幾個人身上,例如秋雨董事長陳慧遊、國票證董事長洪三雄、凱校校長張富美、少數立委都幫忙搭橋,居中牽線。據瞭解內情人士透露,小英基金會董事、前春福建設董事長陳忠源(達欣工程董事長王人達是
他的親家)出力最多。選前柯文哲低調進行企業請益之旅,主要不是為了募款,而是想做好企業表態挺連勝文的「防禦工事」,因此透過安排見過義美集團董事長高志尚、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前廣達總經理王震華、前智邦董事長黃安捷,前金管會主委龔照勝也幫了柯文哲很多忙。本來頂新魏家也在安排名單中,但頂新爭議多,被當時的幕僚擋掉了。
至於柯文哲很欣賞的大陸工程董事長殷琪,其實更早以前,柯文哲就想見了。柯文哲的競選總部原本想設在南京松江路口,該大樓為大陸工程所有,但當時殷琪出國去印度,兩人沒機會當面談話,後來總部才改設吉林路。選前倒數時,柯文哲終於見到殷琪,兩人一見如故,選後受柯之託,殷琪還幫柯物色副市長人選,只是未果。
選前見大老闆必問「兩個問題」
當時見企業家時,柯文哲除了聽老闆們「上課」,乘機瞭解該行業的業況,他還必問兩個問題:如何避免企業表態?如何避免中共動作?因為上屆總統選舉,不少人認為蔡英文敗在王雪紅等企業人士在大選前表態支持九二共識;柯文哲擔心重蹈覆轍,怕中共企圖影響選舉、擔心企業表態影響經濟選民,換句話說,重視選票更甚重視鈔票。
如今整個台北市炮火轟隆、盡皆戰場,柯文哲大動作除弊,勢必得罪不少人。要知道,大老闆們可不是吃素的。鴻海郭台銘登報宣戰,柯文哲直斥「財團囂張」,雙方衝突愈演愈烈。除弊大快人心之餘,也是步步驚心啊!(更多相關資訊,詳見1455期新新聞,或新新聞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