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宇韶
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近日發表題為「台灣可能是美中戰爭導火線」的深度評論,文中指出外交部長吳釗燮曾證實國軍正針對中國制定「防禦和進攻計畫」,且有高級官員提到,報復手段包括「空襲中國福建省」,由於內容具有一定的爭議與震撼,刊載後自然引發各方討論。
面對輿論的關注,國防部隨即澄清假新聞並闡述:「國軍秉持『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軍事戰略指導,以維護國土主權、自由民主,確保區域和平與台海穩定….」的官方立場。但是面對中共當下的軍事威脅,如何建立自身的有效嚇阻力量,則是台灣安全戰略的重要基礎。
▲作者說明,沒有天上掉下來的和平,向對手乞求和平是投降的開始(示意圖/翻攝自新聞台)
深入觀察,由於核子武器的毀滅性,使得嚇阻理論(deterrence theory)成為冷戰時期安全研究的顯學。基本來說,有效嚇阻是建立在「信心」與「實力」兩項指標的加總之上,缺一不可。所謂的「信心」指的是政治上的保證,例如冷戰時期美蘇雙方都承諾若遭受對方先發制人的核子攻擊時(第一擊),必然會採取毀滅性的報復手段(第二擊),在此基礎上,雙方所建構的「相互保證毀滅」(MAD)的恐怖平衡效應,雖然出現古巴導彈「驚爆十三天」的危機,但美蘇雙方仍維繫了最基本的和平局勢。
另一方面,若空有政治承諾而無實力原則,這只是鼓勵雙方在賽局中陷入互不信任的安全困境,反而替「先發制人」製造行為誘因。美蘇雙方都清楚彼此擁有「戰略三元」(機動載具、戰略轟炸、潛射)的基礎能力,這意味雙方在第一擊與第二擊的條件不分上下,這反而產生了理性制約的後果。有趣的是,即便雙方都有意發展有效的反彈道攔截系統,但為了避免打破權力均勢的現狀,美蘇雙方甚至著手在1972年簽署反彈飛彈道條約(ABM),以維持有效嚇阻的狀態。
直白說,實力是信心的前提,信心構成嚇阻的政治效應,若要追求實質的和平,則必須投資國防科技,這是台灣建構自主國防與對美軍軍購的基本認識;換言之,憑空而生的「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在本質上無疑是綏靖政策下的產物,政客所言「台灣不堪一擊」則是投降主義的思維,偏偏這些主張卻出現在國民黨與柯文哲的發言日常與胡言亂語。
面對中國軍事力量崛起對於區域安全與兩岸關係的威脅,「軍事上不能讓中共太樂觀」顯然是基本常識,如果北京認為攻打台灣的成本代價低於預期計算,自然會誘發其進行先發制人的武統作為。在此背景下,台灣唯有建立自己多層的守/攻勢的有效嚇阻力量。
舉例來說,當下中共對台主要的軍事打擊力量集中在於「中程導彈的飽和攻擊」,特別是位在江西樂平的火箭五十二軍司令部,其所部署的東風11或東風15短程導彈,其射程目標僅達台灣各重要目標,由於預警時間較短,因此威脅程度也相對較高。為了達到有效的嚇阻作用,台灣除了擁有密度與以色列相當的飛彈攔截系統作為基本防禦外,更應該擁有足夠能量的先發制人與毀滅性報復的軍事實力。
在此背景下,這也是中科院一直發展「萬劍機場聯合遙攻武器」(簡稱萬劍彈)與雲峰中程導彈計畫的戰略意義所在。萬劍彈可以破壞機場的跑道,以癱瘓機場的起降功能,亦可破壞雷達和人員聚集地,使得中共集結軍力意圖犯台的能量瞬間瓦解;雲峰飛彈射程範圍含括長江中下游,上海、三峽大壩與樂平基地也在其中,這樣的毀滅報復力量足以構成有效的第二擊的嚇阻效果。
▲建立國防信心的前提是具備一定的軍事實力(圖/翻攝自新聞台)
從來都沒有天上掉下來的和平,向對手乞求的和平只是投降的開始,以色列與瑞士的經驗是正面的例子,南越的淪亡則是歷史的教訓,諷刺的是,當年為了一紙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空白承諾,媒體報導馬英九政府暫緩萬劍彈與雲峰導彈的研發計畫,這又給北京什麼樣的啟發?對於汲汲推動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藍營人士,還有頻繁叫囂台灣是小偷、中國是警察的白色政客,搞清楚誰才是意圖消滅中華民國主權的元兇吧!
《作者簡介》張宇韶,政大東亞博士所畢業,曾任陸委會簡任秘書,現任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