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硯卿、周寧、李維庭、劉家偉、黃大風/綜合報導
水情吃緊,鑿井抗旱的方法近來引發熱烈討論,其實這是竹科廠商為了避免營運受到缺水影響提出的想法,經濟部採納後也設下一些申請前提。不過,台灣透過取井水增加水源早已行之有年,也是前瞻水資源建設的一環,目前全台可供水的水井有160口,每天能提供34萬噸水源,讓地下水被妥善運用,增加抗旱水源。
▲新北市板新水廠去年底啟用的地下水井。
開關一開,大量地下水立刻湧了出來,這是新北市的板新水廠去年底才啟用的一口井。
板新給水廠廠長陳文龍:「因為水情嚴峻,依照水利署的指示開始啟用這口井,每天可以生產大概500噸的水源。」
全台面臨缺水危機,鑿井取水引發論戰,然而取井水支援早就行之有年。
▲全台共有160口井,日供34萬噸水源。
政府更透過前瞻建設經費在全台佈建抗旱水井網絡,目前有160口井併入自來水系統,每天提供34萬噸水源,台中數量最多,總共65口井;高雄則是37口;新竹排名第3,有17口井。
以竹科重鎮為例,目前新竹周邊有17口井供水,分布在頭前溪的左右岸,左岸的備援水井總共13口,右岸則有4口,加起來每天能提供2.5萬噸水源。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以我們新竹地區為例,它一天的用水大概就是64萬噸左右,所以全省的1天31萬噸的水量,就相當於新竹市幾乎一半的用水量,它對水資源的助益有非常大的幫助。」
▲新竹周邊有17口井,日供2.5噸水源。
就怕補水對策仍不足抗旱,竹科廠商再提出鑿井救急方案,不過水利署也設下前提,沒有地層下陷疑慮的地區才能申請,抗旱後必須立即停用。缺水非常時期,政府、民間力求增加抗旱水源,緊急應變。(殷悅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