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網傳染疫「9日症狀」 醫憂誤導:僅1成患者走這條路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經過1年多疫情的洗禮,我們都知道新冠病毒(COVID-19)是一種狡猾的病毒,可以在全身上下引起頻率和特殊性不一的症狀。在本土疫情發酵的當下,民眾只要發現身體有點異常,不免懷疑自己是否染疫。一張「染疫9日症狀」的圖卡在群組間流傳,有醫師認為,該圖卡說明的進程可能只適用10%的確診者;也有其他醫師強調,許多確診者根本沒有感冒或發燒等症狀,一來只說自己拉肚子,後來也是確診,「9日症狀」可能造成誤解。

▲剝皮寮快篩站近日湧入許多有萬華地區活動史或出現疑似症狀的民眾。(圖/記者陳弋攝影)

該份「COVID-19感染‧9日症狀」圖卡顯示:染疫者第1~3天會出現幾乎等同感冒的症狀,喉嚨輕微疼痛,不發燒不疲倦;第5天開始喉嚨痛、聲音嘶啞、輕微發燒、身體虛弱和關節痛;到了第6天,依然輕微發燒、咳嗽,進食或說話時喉嚨會痛,合併呼吸困難、腹瀉和嘔吐等症狀;第7天,發燒更嚴重,恐接近38度,除了頭痛,咳嗽也有痰,伴隨腹瀉加重和嘔吐;第8天,發燒至38度,呼吸困難,胸部沉重,持續咳嗽,伴有頭、關節、臀部疼痛;第9天,症狀持續惡化,發燒加重,咳得更嚴重,呼吸更加吃力

新竹馬偕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周育廷告訴《三立新聞網》,該圖卡僅說明了部分患者的發病進程,因為一般來說約有7成的患者不會出現症狀,一部分則是缺乏呼吸道症狀,目前國內除了透過設立篩檢站儘量找出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醫界還是會針對疾管署公布的10大症狀(發燒、乾咳、倦怠、呼吸急促、肌肉痛、頭痛、喉嚨痛、腹瀉、嗅覺異常、味覺異常)提高警覺,而非關注任何固定的發病模式。

我們再詢問國泰綜合醫院感染科主任崔可忠,得到的解釋是,已知的新冠肺炎患者中確實有10~15%走的是該圖卡楬櫫的路徑,這些人多半是老人或慢性病患者,臨床上可以觀察到他們可能在發病5~7天後病情惡化,從初期類似感冒的輕症到後期急轉直下,開始呼吸困難、肺部浸潤,一部分甚至要插管。崔可忠還說,每個人的免疫力不同,很多人感染新冠病毒不會有症狀,臨床上不會把發病進程切得那麼細。

北部一位不願具名的小兒科徐醫師也告訴我們,這一份發病進程示意圖很明顯無法外推到所有的新冠肺炎病患身上,因為有些感染者當初進診間只說自己拉肚子,也有人根本沒出現任何症狀,或者只有單一的腸胃道症狀、嗅(味)覺異常。

徐醫師以一名萬華確診者為例,該個案一開始只有泌尿道感染和發燒,並無其他呼吸道症狀,「同樣的病毒在不同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侵犯路徑,掀起不同症狀,同樣是感冒,上一次你主要是咳嗽,下一次可能變成流鼻水較多」。該圖卡不能說明所有確診者的發病狀況,民眾也不能因為自己身上沒出現類似發病進程,就以為自己沒有風險。

▲COVID-19會在不同人身上引發各式各樣的症狀,有些人完全沒有呼吸道症狀,因此並不存在固定的發病模式。(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應使用肥皂勤洗手,搭乘大眾運輸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務必戴上口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三立獨家 Exclusive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3分鐘《財劃法》闖關!綠黨團甲動擋議事錄確認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