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創Life
台灣珍貴的傳統技藝不僅不退流行,還成功翻轉農村,帶來超人氣,這麼神奇的魔力發生在嘉義板頭村,台灣國寶級交趾陶與剪黏大師叫陳忠正,22歲出道,擁有台灣「囝仔師」的封號,為了把傳統技藝傳給故鄉,陳忠正嘗試把廟宇的剪黏技藝延伸到農村生活,打造出一個又一個可愛的玩偶,也重現了台灣早期農村生活的童年樂趣;無獨有偶的是在嘉義山區,也有一位陶藝家蔡江隆,他把創意變得很庶民,夫妻倆教導當地茶農用自己捏的茶杯喝自己種的茶,發展獨一無二的茶席文化,即使夫妻倆隱身山區,依舊吸引名門貴客來品茗。
▲許多民眾特意到此與玩偶拍照。
▲而這些玩偶都是用廟宇當中的剪黏跟交趾陶所製成。
只見小朋友在嘉南大圳支流戲水;農家把郵筒信箱,打扮成各種造型,遊客穿梭在鄉間猛拍。這裡是嘉義縣新港鄉的板頭村,走在小農村處處都可以看見這麼可愛的裝置藝術,仔細看會發現這個材質大家很眼熟,過去它是廟宇當中的剪黏跟交趾陶,而新港本身是台灣交趾陶重鎮。
▲陳忠正是台灣國寶級交趾陶與剪黏大師。
▲過去曾幫廟方畫壁堵,有「囝仔師」稱號。
陳忠正表示:「有一次在天照宮天公廟那邊的時候,我利用晚上時候來幫廟方畫壁堵,畫免費的,我在那邊半年時間,我就是白天作交趾陶玩偶,晚上畫壁堵,至今壁堵都還在喔,都沒有掉漆喔!我23歲開始(自己接案),那時候23歲還好像小孩,所以才被叫做囝仔師。」談起往事難掩激動,陳忠正從此被封為囝仔師,直到結束四處以廟為家的生活,大師內心有這樣的構想,陳忠正說,這個月台就是重現了求學時期沒錢買車票的親身經歷。
後來將作品延伸到農村中,發展當地文化。
▲另外一邊的山區中,則有另外一家陶藝家庭。
如果說交趾陶文化是因為傳統廟宇而生,那麼山區生活陶就是隨茶文化而來。來到嘉義竹崎的灣橋,這裡有一個當地人口中的桃花源,指的就是陶藝家全家人親手打造的房子,在一旁還有陶藝工作室。
▲蔡江隆夫婦在嘉義學陶藝,學完也不離開了。
▲自己選擇地方、自己蓋房子。
▲由於當時建築技術不發達,蔡江隆夫婦還惹惱師傅。
蔡太太說:「我說你不要塗得太平整,他說什麼叫不要太平整,我說這樣塗塗就可以,他說那我不會,他只好、他說,來鷹架在這裡,妳自己爬上去,就這樣就好,不用太細緻、還要示範給他看,有時候他會很生氣說,吼這種不需要我,叫我徒弟來即可,不需要我來,有時候他會做到很嘔。」蔡江隆則表示:「自己做了很多小磁磚、到海邊去撿,不要告訴人家,這些都是墾丁撿回來。」從嘉義廢棄眷村找來的檜木窗戶搭配自家兒女寫的春聯,蔡家落腳灣橋的生活開始與附近茶農有了互動。
▲現在蔡江隆也教當地茶農做茶杯。
▲漸漸有了成果,發展成特殊的茶席文化。
把捏好的陶土先塑燒之後,再上釉藥,經過1300度、四天三夜的窯燒才慢慢成型。蔡江隆夫婦:「說實在我們一開始做茶具也不怎麼樣,但是真正到茶區茶村以後,她們說老師你製作這個不好用,慢慢會知道泡茶角度是要用什麼角度去思考過程,甚至去想像自己是一個茶葉,如何在茶壺裡面慢慢、慢慢舒展。」 蔡家的茶席吸引越來越多朋友拜訪,安穩坐落白墊上,竹勺輕巧落茶葉,滿室茶香溫暖了賓客,而獨一無二的茶具也讓嘉義陶藝產業結合茶區,變成最與眾不同的在地特色。(整理:實習編輯林瑩真)
《文創LIFE》節目播出時間
首播:三立新聞台(六)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