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余苑綺病危!曾上節目示警直腸癌「1前兆」:女生難警覺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8/20  10:04 發稿 |13:12 更新:新增影音 】

余苑綺(已改名余泳澐)5年前上節目分享抗癌歷程。(圖/截圖自YouTube-醫師好辣官方頻道)

▲余苑綺(已改名余泳澐)5年前上節目分享抗癌歷程。(圖/截圖自YouTube-醫師好辣官方頻道)

資深藝人余天和李亞萍的二女兒余苑綺(已改名余泳澐)因直腸癌惡化住進台北榮民總醫院療養,目前仍在苦戰病魔。大腸直腸癌蟬聯14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每年約有1.7萬人確診。余苑綺5年前曾上節目分享抗癌歷程,自曝確診前也發生過「排便變化」。

今年39歲的余苑綺2014年確診直腸癌第三期,發現時癌細胞已擴散淋巴,8年來經歷超過70次化療和各式治療,期間一度抗癌有成,未料直腸癌多次復發,侵犯肝臟、肺部,近期因病況惡化入住北榮VVIP病房,醫師已經發出病危通知。

消息人士指出,目前余苑綺選擇留院照養(可能不會主動出院),並接受抗生素、生理食鹽水輸液、疼痛抑制等協助。醫病經討論不再進行積極的健康監測,非必要也不再抽血,主要是透過支持性療法減緩她的不適,若狀況不幸惡化,不再積極搶救。

余苑綺抗癌之路走得艱辛,5年前她參加節目《醫師好辣》錄影,暢談抗癌點滴。專家將排便習慣改變列為大腸直腸癌的警示徵兆,但她提到,身為女性,月經前後拉肚子或便秘見怪不怪,加上本身有運動習慣,飲食和作息也正常,很難因此產生警覺。

不過余苑綺坦言,發現直腸癌之前,自己的糞便型態確實有些異常,大便變得比較「水」、比較稀且帶有黏液。她呼籲民眾務必定期健檢,配合醫師建議做大腸鏡。

國內大腸直腸癌發生與死亡人數逐年增加,108年癌登資料統計顯示,平均每30分22秒就有1人確診。中華民國大腸直腸癌關懷協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指出,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的腺瘤息肉癌化而成,若能早期發現並予以切除,即可減少癌症的發生。

一旦確診大腸直腸癌,早期治療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即使是晚期腸癌也不要灰心,依照目前健保規範,若在第一線治療使用抗血管生長因子標靶藥物,至第三線治療可接力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患者可透過「接力治療」使用到最多線健保標靶藥物,有助延長整體存活期。

然而,大腸直腸癌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依臨床患者就醫時最常見的症狀,統整出腸癌3大「自覺症狀」,民眾若出現腹脹腹痛、血便中帶有黏液便,以及排便習慣明顯改變(一下子腹瀉、一下子便秘),應提高警覺,立即就醫檢查。

除了上述症狀,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等,也是高風險症狀。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表示,大腸直腸癌患者中約2成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其餘8成則與年齡、肥胖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有關。他呼籲民眾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穩定作息,就算是無症狀者也應在50歲後每2年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是高風險族群則應更早進行大腸鏡檢查。

#余苑綺癌逝享年39歲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