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身體易累不是沒睡飽!醫揭「多做1事」提神又抗老化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陽光由多種波長組成,例如藍光、紫外光等,每一種波長的特性都不同,善加利用有助於健康。(圖/pixabay)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陽光由多種波長組成,例如藍光、紫外光等,每一種波長的特性都不同,善加利用有助於健康。(圖/pixabay)

為了健康著想,除了運動和飲食,陽光也是健康重要元素。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提到,現代人習慣長時間待在室內,身體無法獲得足夠自然光,導致睡眠障礙、免疫力下降、情緒不穩等問題,而陽光由多種波長組成,分別是藍光、紫外光、遠紅外光、紅光及近紅外光,每種光的特定都不同,善加利用有助於健康。

李思賢在臉書粉專提到,光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元素,能夠深入細胞,影響基因表達、荷爾蒙分泌、調節情緒和睡眠,對身體至關重要,卻常被忽視,現代人習慣長時間待在室內,導致身體無法獲得足夠自然光,因而出現睡眠障礙、免疫力下降、情緒不穩等問題。

李思賢表示,自然光由多種波長組成,其中5種生物活性光對健康很重要,了解光的特性並利用,改善健康狀態。第一是「藍光」,幫助調節晝夜節律或生物鐘,早上接觸藍光,有助於喚醒大腦,使人感到有活力、清醒,藍光還影響松果體的褪黑激素分泌,同時調節血清素和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並影響專注力和學習能力。

再來是「紫外光(UV)」,雖會造成皮膚老化,但也有助於促進健康,適量的UVB紫外線,能與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作用,幫助合成維生素D,而維生素D有助於骨骼健康、免疫系統運作及情緒調節。身體若缺乏維生素D,恐導致骨質疏鬆、抵抗力下降、抑鬱。不過,過度曝曬會增加皮膚癌風險,曬太陽仍要注意保護肌膚。

第三為「遠紅外光」,深入皮膚加熱細胞,促進血液循環及代謝廢物排出,幫助舒緩肌肉緊張、緩解疼痛、細胞修復,提升整體健康狀態。第四是「紅光」,能夠促進線粒體產生能量(ATP),這是細胞運作所需「燃料」,和cytochromeC氧化酶相互作用,細胞新陳代謝與修復能力會被提升,尤其抗老化、減少炎症及促進傷口癒合和肌肉恢復方面。

最後是「近紅外光(NIR)」,可以穿透更深層組織,進一步促進ATP生成,提升細胞活力,幫助受損的組織進行修復,另外,還被認為能加強免疫系統的功能,改善長期疲勞感,讓人感到精力充沛,常被用於針對慢性疼痛、深層組織損傷及免疫功能失調的光療中。

李思賢提醒,無論科技多進步,都無法取代自然光的作用,有些人長期缺乏陽光,容易感到疲憊、情緒低落,甚至出現健康問題。建議每天早上讓自然光喚醒身體,中午曬10到15分鐘的太陽,有助於維生素D合成、提升活力,晚上少用3C產品,減少接觸藍光,讓大腦和身體放鬆休息。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柯文哲二度遭羈押 蔡壁如、陳智菡撕破臉互控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