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永續新聞網
長期以來,北歐國家以低監禁率與人道化的監獄管理模式聞名,被視為「監獄改革的典範」。挪威、芬蘭、丹麥、瑞典與冰島的監獄制度強調受刑人的人權保障,並透過教育與復健措施協助受刑人重返社會。然而,近年來,隨著政治環境變遷與刑事政策趨於嚴厲,這些國家正面臨監獄過度擁擠、人力資源短缺等挑戰,部分現象與英國、法國等國家相似。
![北歐監獄制度仍具啟發性,但面對監獄擁擠、人力短缺與政策趨嚴等挑戰,未來如何平衡人道管理與安全需求將成關鍵。(圖/永續新聞網提供)](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5/02/04/4991910-PH.jpg)
▲北歐監獄制度仍具啟發性,但面對監獄擁擠、人力短缺與政策趨嚴等挑戰,未來如何平衡人道管理與安全需求將成關鍵。(圖/永續新聞網提供)
許多專家指出,北歐監獄制度的轉變,與近年來保守派政治勢力的增長、對犯罪問題日益強硬的政策導向,以及減少專家在刑事政策決策過程中的影響力密切相關。監獄擁擠、獄警短缺、獨居監禁增加等問題,正對北歐的監獄管理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挪威:再犯率低 但自殘事件急劇上升
挪威的監獄制度長期受到讚譽,其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備受推崇。該國受刑人擁有投票權,並可接受與社區相同水準的教育與醫療服務,部分監獄甚至允許夫妻探監同居。此外,挪威政府強調「失去自由即是懲罰」,因此在監獄內,受刑人仍保有基本的公民權利。挪威的再犯率相對較低,服刑兩年後的再犯率僅 20%。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該國監獄內的外籍受刑人比例較高,其中約一半會在服刑後被驅逐出境,這可能影響該國再犯率的統計結果。
儘管挪威監獄制度在國際上受到廣泛關注,但近年來也出現諸多問題。根據挪威國會監察專員(Parliamentary Ombud)發布的年度報告,該國監獄近年來面臨自殘事件上升、人力資源短缺等問題。數據顯示,2022年的自殘事件比四年前增加了 20 倍,這顯示監獄內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此外,監獄因人力不足而增加獨居監禁(solitary confinement)的使用頻率,導致部分受刑人長期與外界隔離,引發人權團體關切。
挪威政府目前正考慮增加監獄資源配置,以緩解監獄管理的壓力。然而,專家警告,若不積極應對監獄擁擠與獄警短缺等問題,未來可能會對挪威監獄制度的優勢造成影響。
芬蘭:監獄容量飽和 受刑人缺乏活動空間
芬蘭曾在1960至1970年代擁有西歐最高的監禁率,但經過數十年的刑事改革,監禁率已降至歐洲最低之一。然而,隨著政府對性犯罪與槍枝犯罪採取更嚴格的刑罰,該國監禁率可能再次上升。
芬蘭監獄以人道化管理著稱,受刑人可自主安排日常生活,並維持與社會的聯繫,以利日後順利重返社會。然而,芬蘭監獄管理局於2023年表示,該國監獄已達飽和狀態,導致受刑人缺乏足夠的放風時間與活動空間。
此外,監獄人力短缺問題也日益嚴重。根據統計,2006至2016年間,政府預算削減導致監獄人力縮減17%。由於培訓一名合格獄警需要16個月,部分崗位長期人手不足,使現有獄警的工作負擔大幅增加。
為解決這一問題,芬蘭政府正在考慮擴建監獄設施,並加強獄警培訓計畫。然而,部分人權團體對此表示擔憂,認為擴建監獄可能加強「監禁文化」,與芬蘭長期以來的刑事改革理念背道而馳。
丹麥:監獄擁擠問題惡化 獄警短缺影響安全
丹麥監獄近年來面臨過度擁擠的問題,2023年監獄收容率達101.2%,創下近80年來最高紀錄。這主要與刑事政策趨嚴有關,例如強暴與暴力犯罪的刑期延長。
與此同時,獄警人數卻持續減少。2023年,丹麥獄警人數比十年前減少27%,導致監獄安全管理面臨挑戰。由於人手短缺,監獄內的技能培訓工坊經常關閉,影響受刑人學習與技能培養。此外,研究顯示,11%的獄警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獄警的病假率也比其他公務員高出50%。
租用科索沃監獄空間 引發人權爭議
由於監獄空間短缺,丹麥政府預計今年將面臨1,000個監獄床位的不足。為解決問題,丹麥政府已與科索沃簽署協議,租用 300個監獄床位。
然而,此舉引發人權團體擔憂。專家指出,遠距監禁將使受刑人更難與家人聯繫,影響其社會關係的維持。此外,歐洲委員會防止酷刑委員會(Committee for the Prevention of Torture)於2021年訪問科索沃監獄時發現,當地獄警貪腐問題嚴重,並有對受刑人施暴的情況,恐對受刑人權利造成威脅。
北歐監獄制度仍具啟發性 但面臨新挑戰
儘管面臨上述挑戰,北歐國家的監獄制度仍然是全球監獄改革的重要參考。其低監禁率與重視受刑人權利的管理模式,在許多方面仍優於其他國家。然而,隨著政治立場轉變與刑事政策趨於嚴厲,北歐國家也無法避免監獄擁擠、人力短缺等問題。
未來,如何在維持人道監禁原則的同時,解決監獄管理上的困境,將成為北歐刑事政策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