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詠翔
謝淑薇事件引發了她和國家究竟是誰對不起誰的爭論。似乎鮮少人質疑一個政府到底有沒有「培養人才」的能力,更別說是質疑政府有沒有權利去決定「個人人生怎麼過」了。
謝淑薇退出奧運國家代表隊引發了軒然大波,其中一項爭議是台灣政府到底有沒有好好的培育人才。這項爭議最常見的質問就是「如果林書豪在台灣能成為NBA球星嗎?」「如果李安在台灣會成為奧斯卡金獎導演嗎?」
在二十世紀國家主義狂飆下,奧運也成為一種「假戰」,最著名的當然是希特勒利用一九三六年柏林奧運吹噓雅利安民族優越論。而冷戰期間,奧運金牌數也被拿來做為民主和共產制度孰優孰劣的佐證。其他像是一九八八年首爾奧運、二○○八年北京奧運,主政者或多或少都有利用主辦奧運來操弄國族情緒的意圖。
儘管說奧運奪牌和國家實力有關實在牽強,但在國族狂熱下,要人冷靜的聲音往往被掩蓋。既然是「一切為國家」,忽視個人意向興趣和人生、由政府主導把運動員當成「國家資源」訓練管理,似乎也理所當然。於是有了北韓那種「輸了就去挖礦」的恐怖故事。
只是由政府主導就很難避免弊端。謝淑薇事件讓大家重新檢視台灣這幾年,各運動單項協會種種人謀不臧、派系鬥爭、不乾不淨。但不得不說這還不是運動(甚至所有可以比輸贏的技藝,像是電影、音樂)成為「國家輸贏」發生最糟的事。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