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排版的祕密:不同排版模式需要不同的編輯流程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圖/Pixabay

文/老貓(陳穎青)

最近上課有同學問起排版問題,我忽然注意到一件事,就是不同的排版模式所對應的編輯工作流程其實是非常不同的。

傳統紙書的排版,大別起來有兩種排版模式,一種稱為「流水排」,一種稱為「整頁排」(好吧,我其實不知道「整頁排」這種排版模式應該怎樣定名,在我的編輯生涯裡,我不曾看過有誰給它定過名稱,這裡我姑且稱為「整頁排」,理由後面詳述)。

流水排對應的主要是文字書,裡面的內容就是一段一段的文字,中間偶爾以章節隔開。文字排上版面以後沒有什麼東西非得特別出現在頁面的某處不可;整本書十萬字、二十萬字,可以像灌溉渠放水一樣,一路流過灌區內的每塊田;流水排版的文字就像水一樣,注入版心,一段一段地流過每一頁。

在實際的電腦排版上,這甚至不是比喻而是真實的場景。你畫好「主版」(控制全書版面布局的模版),把整本書的文字「倒」進起始頁的文字框,一霎那間,電腦就自動把整本書需要的兩百頁、三百頁全部排好了。美編要做的事情只剩下章名頁是否要另頁起之類的事而已。

流水排處理文字稿彈性很大,不管你是十萬字、二十萬字、百萬字的巨著,十萬字兩百頁,二十萬字四百頁……排版方法都一樣,字多就加頁碼,字再多也不怕。由於每個單字、每個段落的排版地位都一樣,所以我們可以像處理水分子一樣,直接把文字「倒」進文字框,讓電腦套用模版,做完剩下例行性的工作。

流水排有效率的關鍵

大部分文字書或簡單幾張配圖的圖文書,都可以用流水排方式排版。流水排要有效率,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排版前要先做好模版(InDesign術語叫做主版),配合已經定好結構標記的文字檔,這樣一份幾十萬字的書稿都可以在一分鐘之內完成初排。

流水排是圖書出版史的主流形式,從卷軸時代以來「書」的內容就是這麼表現的。流水排的好處非常明顯,就是寫作者可以不用管後面怎樣排版,反正就是寫就對了。寫多寫少並不影響排版的複雜度,只是增減頁數而已。

但到了「頁面」這種圖書形式出現之後,開始有人想要更精確地利用「頁版面」的價值。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圖文書。

圖文書的困難

圖文書如果使用流水排,編排上會出現一個實務上的困難,那就是相關圖文經常不容易同時剛好排在同一頁。如果你的圖說文字已經排到頁尾,然後你想要插入相關圖,而圖片是會占據版面空間的——一插入圖片,你的相關文字就會被擠入次頁,於是你希望的「圖文整合」就破功,變成了圖文分離。

怎麼辦呢?起初的辦法是靠增刪文字,但如果圖片量太多,一頁兩三張,那這種增刪功夫就囉嗦了。而且流水排是牽一髮動全身的版面,前面增減了半頁內容,後面所有排好的位置都會跟著變,極有可能本來同在一頁的,因此而分開,增加新麻煩。

另一種辦法是在頁面中使用「大小欄」的雙欄式版面,小欄不走主文,專供圖片、圖說、小方塊排版使用。這種解法有個明顯的缺失,那就是小欄提供的空間不是太多,就是太少,對於配圖更是難以表現出大圖的威力。

於是有人發明了「整頁排」。整頁排以頁為單位,單頁或跨頁自成一個單元。整本書由上百個單頁或跨頁組成。任何單元的內容在當頁就要排完,不能「流」到次頁影響別人。整頁排最典型的範例就是DK的圖解書。

整頁排組稿流程

圖文書「整頁排」的關鍵,是事先做好每個單元的規畫。你不應該等到收稿以後再來想單元怎樣規畫,你要在發稿之前就已經做好了規畫。整本書要切成多少單元、每個單元要占多少頁數、是單頁還是雙頁、每頁要放幾張圖、幾種「配件」(主文、圖說、引言、方塊、表格、列點、小條目等等)、每個配件能寫多少字……這些全部要在發稿前敲定。

整頁排的書因此跟流水排的書在編輯組稿流程上是完全不同的,你不能等著書稿完成以後臨時才想,我要用以頁為單位的整頁排。切分成單元的書稿,寫作模式,甚至寫作語氣,跟整本流水排的書稿是大不相同的。交稿了才說要換軌,那工程就大了。

整頁排搭配的編輯組稿流程必然是先畫了版面,定了單元結構,有了字數估算,然後才發稿寫作的。切記,切記。

【94要客訴】是嗎?館長:廠商心甘情願給柯文哲錢不犯法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