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UZIK/法國映畫裡的「香頌」 沉重生命的稀釋劑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MUZIK


今天我們對Chanson的理解,總離不開芳香,一種來自聽覺的芬芳味道。不是嗎?單看翻譯名字就知道了,「香頌」─ 香甜撲鼻,都用以描繪這種擁有優美旋律及世故深情的花都歌曲。


▲電影《玫瑰人生》(圖/MUZIK)

Chanson是法國語,所指是一種法國的「複調歌曲」(polyphonic song),即有多個聲音意思,當中包含幾個同時發聲的人聲或器樂聲部對位性結合一起的音樂。Chanson的歷史可追溯至法國的14至16世紀,那時候,泛指一些多聲或單聲附有伴奏的歌曲,屬於當地一種早期的牧歌。

是的,大部份「香頌」也是簡單的情歌,就連主導配器也是樸實不過,一座鋼琴、一支薩克斯風、又或者是滿載浪遊味道的手風琴……通過樂手充滿旋律感的溫情演奏、歌手的深情軟語,一首通常不過三分鐘的「香頌」,唱的就是有關愛情及生活的柔情詩歌,綿綿情意,盡在當中。

上世紀的三、四零年代,法國一度流行「香頌」,今天重聽這些朦朧錄音版本的情歌,就有點像重聽周璇與白光在同年代的流行上海歌曲,懷舊味道濃郁,曲子縱然完結,卻是餘音裊裊。最經典的「香頌」,不得不算〈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吧!原曲由愛迪.琵雅芙(Edith Piaf)主唱,爾後,曾被多個歌手翻唱過(有說超過60個)。都說琵雅芙是「香頌」歌后,她一生傳奇,出生貧窮,由街頭賣唱到成名,被毒品纏繞過,經歷過三次車禍,又有過多段刻骨銘心愛情,「香頌」落入她的口中都成為憂戚之歌,深情背後,總揮不去一份哀怨。至於她這首〈La Vie En Rose〉,不知曾在多少部電影也出現過了,1998年的《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Steven Spielberg),隆隆的砲彈聲背後,官兵都沉醉於留聲機響起的〈La Vie En Rose〉;此外,論愛情小品電影,大家最記得是《情定巴黎》(French Kiss,Lawrence Kasdan導演,1995)的片尾曲吧!令人意想不到是,就連中國導演馮小剛在其《天下無賊》(2004)也用上它作開場歌曲,令人耳朵首先張開。琵雅芙的歌曲被用多了,難得今年更有電影為琵雅芙作傳,電影名字就是《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Oliver Dahan導演),一首歌,舉足輕重,既改寫了她的生命,也總括了這位「香頌」歌后一生的璀璨與脆弱。

新世代「香頌」的深情傳統並未遺失,只是音樂形式更摩登了、前衛了,配器更多樣化,像「電子香頌」(electro-chanson)─ 電子配器與特殊聲效,令音樂多了一種飄浮感,虛虛幻幻。看艾蜜莉.西蒙(Emilie Simon)吧(別忘記她也曾為2006年的《企鵝寶貝》做配樂)!剛欣賞了她來香港參與的「法國五月」(French May),約一個半小時的演出,集酷與可愛於一身,只見赤腳的小妮子全場只穿著一條直身吊帶黑色短裙,捧著電吉他哀哀地唱起來:一貫細膩的「香頌」、奇幻的現場聲效,再加上嬌柔的孩童歌聲,以及那種香甜中帶青澀的少女情懷歌詞,觀眾(聽眾)的心,都溶化了。

精彩話題:琅琅上口‧餘韻無窮

延伸閱讀:指揮

24小時古典樂線上聽:MUZIK AIR

【#直播中LIVE】2024臺中電競嘉年華跨界風潮!引領電競與運動創造新視野
大數據推薦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 vs 日本 LIVE直播聊天室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