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昆慶、馬家豪/台北報導
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讓人聞之色變,不過美國醫師研究指出,動物性油脂和胰臟癌也有關,尤其每天吃50克雞肉,罹患胰臟癌的風險恐怕增加72%,致癌風險比紅肉還高,研究者推斷和雞隻施打生長激素有關。對此,中華民國養雞協會澄清,台灣雞隻不打生長激素,因此不會有提高致癌率的問題。
▲美國醫師研究指出,每天吃50克雞肉會增加72%罹癌風險。
快手剁雞肉,雞肉軟嫩、Q彈滑順,不過美國醫師研究指出,動物性油脂同樣會增加罹患「癌王」胰臟癌的機率,食用超過50公克的雞肉、約一碗的量,得到胰臟癌的風險和吃紅肉比,多百分之72。
▲台灣民眾不太相信。
民眾:「我覺得會有點小危言聳聽吧。」
民眾:「吃肉都差不多吧,如果真的有影響的話,那肉不就不能吃了。」
研究結果太出乎意料,民眾很難置信,不過研究者認為,吃雞肉和胰臟癌有高關聯性,主要是家禽身上有癌症病毒,加上家禽被施打大量生長激素。
▲研究分析雞隻身上有癌症病毒,加上施打生長激素,因此容易致癌。
北醫腫瘤醫學中心副主任戴承正:「比較早期發現,雞肉或家禽類可能帶有一個特殊的致癌基因叫『SRC』,SRC基因是最早發現在雞或者是鳥類的一個致癌基因。」
和胰臟癌有沒有直接相關,腫瘤科醫師說還缺乏證據,不過營養師說吃雞肉,烹調方法有差別!
▲油炸的烹調方式對身體危害較大。
用炸的對身體危害最大,其次是用烤的,而且烤焦更是一大禁忌,加上過去雞脖子、雞翅膀最常被注射生長激素,讓雞長得快,打抗生素增加抵抗力。
北醫腫瘤醫學中心副主任戴承正:「抗生素有可能會造成腸胃道益生菌的減少,那益生菌的減少在目前很多的研究的發現,是跟癌症的上升是有相關的。」
▲養雞協會表示台灣雞沒有施打生長激素,民眾不必特別擔心。
詢問養雞協會秘書長王建培,他嚴正澄清台灣的雞已經不打生長激素,因為育種技術進步,加上飼料都是營養師調配,不用特別擔心。(整理:編輯藍詩孟)
根據事實查核中心報告:
媒體報導「美醫研究:吃雞肉胰臟癌風險增72%」,經查:
一、媒體報導係引述自美國醫師葛雷格個人成立的非營利組織「食物真相」網站的文章。
二、媒體引述的研究為歐洲學術單位所執行,並非「美國研究」。
三、此研究在探討「食用肉類」與「胰臟癌」的關聯性。
四、專家指出,這項研究只能顯示食用「家禽肉」與「胰臟癌」的關聯有增加趨勢,但研究數據均未有統計上的顯著性,也不能證實攝食雞肉與胰臟癌有因果關係。
五、此研究結果並未指出食用雞肉的致癌風險與「施打生長激素」有關。
因此,此訊息為「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