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atty Chou
去年伊波拉病毒在非洲擴散開,引起世界的關注,更有美國籍的醫護人員感染。當時,台灣雖然沒有人確診,雖然伊波拉病毒與當年的SARS不同,但是兩者的致死率都不低,因此醫界開始討論,如果伊波拉病毒肆虐全台,台灣的政府、台灣人準備好了嗎?
▲MERS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非洲很遠,南韓很近。近日在南韓爆發的MERS-CoV,我們準備好了嗎?
去年底,為因應伊波拉病毒,疾病管制署宣布,一旦國內出現伊波拉確診病例,將給予前線醫事人員風險津貼,醫師每天加給一萬元、護理師五千元。我當時看完後,不禁害怕,是不是如果伊波拉真的爆發,政府又會讓染病的醫院像中世紀歐洲黑死病的村莊一樣,自生自滅。那些風險津貼,對於他們來說,就像隔岸觀火的加油聲,沒有任何的意義。
一位醫師友人曾跟我說,台灣的醫療不管在哪一方面,都有跟進世界的腳步,並沒有輸給其他國家,所以技術面,身為一個民眾,我一點都不擔心,但我擔心的是,萬一任何傳染病一旦到來,冷漠和自私會不會又再度助長病毒的威力,導致更多心靈的、肉身的死亡?
▲圖/翻攝自《大醫院小故事》臉書
12年前SARS在台爆發後,政府將和平醫院封院,事後也認為政策並沒有錯誤,然而,前和平醫院小兒科醫師林秉鴻曾投書媒體,痛批「封院的決策可能沒有錯,但是封院的做法是錯的!」文中提到封院的步驟包含「停止醫院業務」、「管制人員進出」、「淨空與疏散」等,可以在發生院內感染的原醫院實施,但是「集中隔離」必須另外找適當的場所與地點來做,否則只會徒增醫療人員的傷亡。
根據今早(4)《中時》報導,國衛院感疫所研究員蘇益仁認為,台灣雖歷經SARS,在防疫上較南韓更有經驗,不過,據現有知識了解,MERS-CoV和SARS仍有差異,「該差異性恐造成防疫漏洞,任何新疫情在科學上都有不可知的變數,過去的經驗往往不完全可靠」。
一位醫護人員談起11年前SARS爆發時的狀況,「那一年支援的序號13號,單身的我和有家庭的學姐換成11號,學姊哭了。」這段話,讓我想起了11年前的SARS,想起所有殉職的一線醫護人員,以及他們的遺囑、朋友的眼淚。
▲圖/翻攝自《大醫院小故事》臉書
當時,最恐怖的不是病毒,而是冷漠與自私。
不管今天是伊波拉、SARS還是MERS-CoV,或者是MERS-CoV和SARS的差異,不變的是,冒險用專業為國人健康把關的一線醫護人員,同樣比一般民眾暴露在更危險的環境中。
SARS流行期間,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以上領下,親身帶領防疫,而不是把一線醫護人員推得越遠越好。台灣的政府,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