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古畫修復到底有多難?油畫修復師蔡舜任告訴你背後神秘故事

文/Jocelyn(文創LIFE)   

▲ 圖/TSJ藝術修復工事提供

油畫修復師,一門在歐洲相當盛行、在台灣卻鮮為人知的職業。修復師們必須隱身畫作背後,依循著原作的筆觸、色彩,甚至材質顏料進行修復,竭力保存它們原有風采流傳世人瞻仰。「最少的修復,才是最好的修復」是蔡舜任修復時的核心概念,他提到,修復的重點不在於自我創作欲望的表現,而是「能夠還原多少文物的原貌」。

▲ 圖/TSJ藝術修復工事提供

前往翡冷翠拜師學藝

擁有美術專業背景,蔡舜任本是一位創作慾旺盛的畫家,卻在畢業前夕一次個人畫作的整理中,發現過往作品竟然「生病」了。這些發霉、脫色的油畫作品,開啟了他與油畫修復的第一次接觸,對於修復的好奇嚮往也從此在他心中扎根。在職場載浮載沉多年後,因緣際會受到山內章、村松裕美等日本知名修復專家的肯定和鼓勵,讓他決心踏上油畫修復的修業之旅。即使連一句義大利文都不會,他仍隻身前往文藝復興重鎮──翡冷翠,正式投入隱身畫作背後的修復人生。

▲ 圖/TSJ藝術修復工事提供

用人唯才,在對於專業技術有嚴格階級之分的歐洲,文憑和執照並非一切評斷標準,更看重的是實戰經驗。剛進入修復學院不久,蔡舜任就四處尋找私人工坊拜師學藝,在被拒絕10多次後,他遇見了第一任師傅Andrea Cipriani,獲得一份不支薪的學徒工作。

▲ 圖/TSJ藝術修復工事提供

先「看」懂文物的故事

專業修復師的養成,需經過長時間磨練,方能慢慢累積出對於藝術的詮釋能力和修復的精緻度,過程至少需時5至10年。蔡舜任回想最難熬的歷程:「在當學徒的時候,你很難預想未來是怎樣的狀況,沒有支薪、又不知道得等待多久才能學到一些修復的技巧。」回想自己待在Andrea身邊的3年多時間,除了不斷重複著清潔打掃及肌理重建等工作,其實並沒有學到太多修復技巧。雖曾有埋怨,如今回首才發現,正是當初這些枯燥乏味的「基本功練習」,奠定了自己後來發展的最重要基石。在義大利5年期間,蔡舜任先後跟隨Andrea和Stefano兩位師傅學習,磨練技術之餘,學到最重要的二件事,一是細心和耐心;二是虛心受教和持續學習的態度。「技法和細節可以靠時間去累積,但最根本的觀念和態度卻需要200%學習。」

▲ 圖/TSJ藝術修復工事提供

旅外10多年,走遍義大利、美國、荷蘭、中國進行油畫修復工作,蔡舜任將修復師比喻為文物的「醫生」,替「生病」的畫作進行診斷、鑑定,再「動刀」治療。他感性地說:「修復,要學會聆聽著每一件作品對你訴說著它的故事。」龜裂紋、脫色、翹曲、顏料使用……,每件文物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蛛絲馬跡都在敘述著專屬它的生命故事,深入的程度甚至超過任何一位史學專家或文本記載,因此修復過程並沒有既定的SOP標準作業程序,如何去閱讀這些「故事」與之對話,是修復師的主要任務和工作中的最大福利了。

回台修復廟宇門神

4年多前,蔡舜任結束修業之旅回台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第一件大型修復案,就是台灣知名藝師潘麗水繪製的4扇門神作品,蔡舜任不僅成功重現大師畫作昔日風采,更獲得國際認可,受邀前往瑞典發表修復經驗。2014年蔡舜任再度接下潘麗水另外6扇門神作品的修復工作,位於台南友愛街巷弄中的八吉境關帝廳,修復廟宇門神、龍柱和棟樑等,是大師當年手繪作品。

▲ 圖/TSJ藝術修復工事提供

國內文物修復觀念雖已逐年有進展,卻仍不完善。他建議想朝修復專業發展的年輕人,有機會一定要到歐洲或日本等國深造,並進入公司、工坊、美術館或博物館從事實務工作,而非僅是困守在學院啃讀書籍理論。

▲ 圖/TSJ藝術修復工事提供

現階段,他也積極推廣「文物修復」觀念,從「知」的概念著手,到台灣各地演講分享相關知識與經驗、並透過教書培養生力軍。同時,蔡舜任也持續專注於「做」,透過一件件的修復作品,影響更多人關注文物修復。

https://www.facebook.com/setmoney.net
#文創LIFE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