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攝影者Jerry Lai, Flickr CC License
文/陳穎青(老貓)
由於研究甲骨文的關係,我常常在中國最大的線上二手書交易平台孔夫子舊書網買書。孔夫子基本上是由全國各地的舊書店集合而成的銷售平台,在上面買書,尤其買古文字學研究相關的書,和在其他譬如亞馬遜或京東有個絕大的不同,那就是什麼書都有,你打得出書名,沒有買不到的。
這新書電商差別極大。新書書店通常只有新書,即使以號稱是全世界最大書店的亞馬遜,我在上面尋找古文字學書籍經常也是無庫存,無法供貨。
因此孔夫子網帶給冷僻知識研究者的購書體驗,真是萬分完美。什麼書都找得到,只要你有錢,再稀罕的大部頭都買得到(我曾經買過堂堂十三巨冊的甲骨文合集,那是連台灣的大學圖書館都很少收的重要工具書)。
而且這種準經典性的舊書在孔夫子網上還有個異象,那就是定價都很硬。你以為二手書都是五折以下嗎?不,這種硬裡子的書由於需求很死,想研究什麼題目,非看過那書不可,對研究者而言,只有忍痛下手的可能,沒有太貴不買的餘地。所以經常可見的情況是,越是經典性的舊書售價越高,標價甚至常常超越該書的版權頁定價。
這讓我想起台灣的獨立書店群。
台灣的獨立書店各個都有獨特的選書偏好,如果我們有一百家獨立書店,平均每家精選自己專長的特殊領域圖書六千種為庫存,那麼這一百家書店的書單總規模將會到達六十萬種之多。假設各家之間書目重疊率為百分之五十,那至少也有三十萬種不同類的藏書。比台灣現在任何一家單一書店可供貨的總品項數都大大超出。
如果這一百家書店都是某一個圖書電商的開店店鋪,像中國的一萬家二手書店都在孔夫子網開店做生意一樣;那麼全台灣數千百萬個利基領域的特定讀者或研究者,就有福了。不管什麼特別領域的書,他都會在這個全國最大藏書品項的銷售平台上獲得滿足。
這分布全國的一百家獨立書店,還可以自己形成一個迷你型的取貨付款送達門市。一個在台東的讀者可能透過這個平台,發現他要的書散布在北中南三家書店有貨,他只要下一個單,系統自動轉單給三家書店要求送貨到台東的晃晃,由顧客上門取貨付款。
利基市場的讀者不特別介意價錢高,他們比較關切有沒有書,而台灣的獨立書店完全有這樣的潛力,聯盟成為全國最大的網路書店,以各自的藏書為總庫存,各自的店面為送達門市。彼此只要協議好一個平等的拆帳模式,這個系統就可以運作了。
(讀者買我的書,透過平台金流,送到你的店由讀者取貨付款;你收到的書款拆多少給平台,平台再拆多少給我。這個過程可能彼此角色互換,因此拆帳比例必然會是平等的。)
這個獨立書店電商可以直接套用孔夫子網或淘寶網的線上模式,各書店除了註冊成為平台店家之外,不需要有任何額外交涉談判或股權變動,你就是加入,同意成為供貨商和取貨點而已。
而這樣,每一個有個性的獨立書店就可以把營業腹地,從自家周邊五公里,擴展成為全台灣,甚至全世界,因為沒有任何一家書電商備貨能力能夠超過一百家獨立書店的集合。而這將會是全台每個特殊領域研究者最感高興的發展。
讀者高興,書店市場大開,出版社也受益。美事何樂而不為?
▼臺灣的獨立書店怎麼說?
【獨立書店與街區風貌】系列報導
【果子離群索書】逛書店,是逛書還是逛店?
【客座時間】郝明義:獨立書店必須不獨立(一)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Readmoo,原文連結:https://goo.gl/XY9C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