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從善如流」?蔡英文的人事與政策為何常轉彎?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圖/翻攝自蔡英文 Tsai Ing-wen臉書

文/郭宏治(新新聞)

蔡英文上任後,在中國政策上的確維持她一貫自許的低調、堅定與一致。不過在對內政策與人事決策上卻常自打嘴巴、今是昨非?司法院長與駐星代表人事案的處理,也讓當事人點滴在心頭。是因為她「內外有別」、有兩套標準嗎?

蔡英文上任近三個月間,幾件政策與人事案或未出檯就胎死腹中、或出現大逆轉。到底這些問題是因為政策規畫不夠完善,還是立場不夠堅定讓她多變?

▲陳水扁任總統時,對人事處理相當明快。(圖/新新聞提供)

蔡英文正式掌權之前,社會輿論比較關切的是新政府的對外政策,最主要是中國政策,其次是包括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議題的對美政策。而南海問題,則不只涉及中美,還包括台灣想積極發展的與東南亞國家關係。

▲ 蔡英文做決策,會拖到她認為民意有些失控時才做決定。(圖/柯承惠攝影/新新聞提供)

南海仲裁問題功課沒做足

在這些議題中,TPP因為美國總統選舉而延後,暫時可以不面對。在對外政策上反應較不周全的是南海仲裁議題。

一位熟悉國安外交議題的綠營人士指出,政府對仲裁可能結果事先的沙盤推演不夠完備。雖然仲裁案出爐後,國安外交人士都表示仲裁結果也是事先曾經估算過最壞的結果之一,但很明顯政府對「太平島不是島是礁」的結論還是感到錯諤,以致對整個仲裁結果的反應太過集中在這一點。

一位熟悉中國問題與國際政治的學者即指出,其實國際上對南海法律議題有研究的傑出學者其實有限,而這些人以及他們的主張、學說就是會影響南海仲裁結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政府事先功課做得夠,瞭解這些專家的主張,並不難掌握仲裁結果的方向。

因為過於要強調經濟海域與漁民權益,反而模糊了台灣希望以主權國家參與南海協商這個重點;太強調不接受仲裁結果,卻讓自己陷入如何與北京區隔對南海問題立場的困境,同時也讓台灣內部偏藍親中團體與媒體藉護漁議題掀波瀾的機會。

不過,除了在南海議題上處理得不夠周延,在其他對中國的政策上是能保持可預測性。即使中國持續施壓,蔡英文基本立場上並沒有什麼變化。也未因北京壓力加大而出現猶疑搖擺,而她的堅持立場,也沒有讓台灣受到來自對岸的更多實質傷害。

▲ 「謝林配」人事案,引發司改團體強烈抨擊。(圖/林俊耀攝影/新新聞提供)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37期〉

【94要客訴】是嗎?館長:廠商心甘情願給柯文哲錢不犯法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