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示意圖/攝影者MIKI Yoshihito, Flickr CC License
文/岳曉東(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
在心理諮商當中,不僅包含著有聲的交流,還有無聲的交流。劍橋市(Cambridge)的哈佛廣場附近,有一條很短的街道—林登街(Linden Street)。這條街的五號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三層小樓,原來是學生宿舍。但自二十世紀七○年代起,這裡便成了哈佛大學心理諮商中心的所在地。我曾在這裡進行了兩年的心理諮商實習。
林登街五號的小樓,一進門就是一間客廳,擺著幾張十九世紀樣式的沙發和茶几。茶几上總是放著幾本《時代週刊》、《新聞週刊》等雜誌及哈佛大學的校報Crimson。有時,還會放上幾盒餅乾供來賓食用。在客廳的一角有一臺電視機。電視機旁放著這棟房子唯一引以為傲的物品一把十九世紀的哈佛大學座椅。
學生們想諮商都要先到這裡登記,以便接待人員安排會面人員和時間。接待人員通常會問他們對諮商人員有無特殊要求,例如,是否要選一位女性諮商人員,或是選一位少數民族或外籍諮商人員,或是選一位擅長某種特殊問題(如厭食症、同性戀等問題)的諮商人員。接待人員對待學生總是和顏悅色,要讓學生一進門就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在林登街五號,我們一概只做心理諮商,不做心理治療。也就是說,學生凡有人格障礙(如自戀症)、情緒障礙(如抑鬱症)或強迫意念(如恐人症)之類的問題,我們會將他們引薦到哈佛大學校醫院或其他有關的心理治療診所去接受治療。凡是明顯涉及帶有病理基礎的心理障礙的治療,都不屬我們的管轄範圍。這裡只負責一般的心理與情緒問題諮商,通常包括情感挫折、環境不適、人際關係不和、學習方法不當、自信心不足、婚姻衝突、厭食症、貪食症、同性戀等問題。
除了為哈佛大學學生提供個別與團體諮商外,我們每學期還為學生舉辦各種心理諮商講座、會議等。此外,我們還要為哈佛大學十來個學生自組的學生諮商熱線(其中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熱線)提供專業指導。通常每隔兩、三個星期,這些熱線的諮商員就會和我們的指導人員會面,討論諮商中出現的各種情況或問題,接受我們的專業指導。
在林登街五號,我有一間屬於自己的諮商室。我把它布置得很溫馨,也很具藝術特色。我要讓人們一進到我的屋子就情緒放鬆、精神舒暢。這對於充分發揮心理諮商的暗示作用十分重要。
走入我的諮商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大海的油畫。畫面中一邊是大海的波濤,洶湧澎湃,捲起無數浪花;另一邊是平靜的海岸,波光瀲灩,水潮緩進緩退。在這動與靜的對比當中,頓時能感受到大海對於生活的啟示。這幅畫不知何時就掛在這裡,雖然這間屋子曾幾度易主,但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將這幅畫留了下來。我很欽佩最初屋主的用心,他掛這幅畫於屋中,就心理諮商對個人成長的象徵意義來講,實在再貼切不過。
在油畫的下方是一張大沙發,上面套了一個乳白色的沙發罩,給人祥和寧靜的感覺。大沙發斜對角是一張小沙發,也套著一個乳白色的沙發罩。兩張沙發之間是一張小茶几,上面放著一盞檯燈和一盒面紙。
大沙發的另一角是一個高度一公尺多的書架,上面放了我的一些書籍。我把它們擺放得很整齊,也很有美感。書架的頂層擺了一盆吊蘭,垂下來的綠絲覆蓋了書架的一角,顯得既有生機又有藝術感。
大沙發的對面是我的辦公桌,桌上整齊地擺著檯曆、文具和一座佛洛伊德的石雕像。伏案寫作疲勞時,我時常注視佛洛伊德的雕像,他一臉沉思的樣子,總讓我感到一股強勁的力量,激勵我不斷地去探索心靈的無窮奧祕。
在兩扇窗戶之間的白牆上,我掛了一幅自己帶來的國畫。畫中兩隻小鳥棲息在枝頭,悠閒地聊著什麼,也許其中一方正在為另一方做心理諮商吧。諮商室的地上鋪著地毯,也是淺色的,使人感覺很溫暖。諮商室每天都有專人來打掃,以保持整潔乾淨。
這就是我的諮商室:清淨、和諧、溫馨,陽光充足,有些藝術的情調卻不過分誇張。這種寧靜、祥和氣氛的營造,對於心理諮商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和暗示作用。我要讓每一個進到屋裡的人都能感覺到輕鬆與舒暢。特別是大海的寓意、吊蘭的生機,還有小鳥的竊竊私語,曾屢屢成為我與案主的談論話題。
在這間屋子裡,我總共接待了兩百多位來訪的學生。每接待一個學生,我都會感到一股莫名的期盼與興奮;每送走一位學生,我也會感到自己的一部分隨他而去。同時,我還感到他的一部分亦永遠留在我心中。在不斷的迎送中,我感到自己的諮商技巧漸漸成熟,洞察力漸漸提高,人格也漸漸完善。
在林登街五號的六百多個日日夜夜裡,我認真記錄了每一次諮商後的心得體會。我深切地體會到,心理諮商本質上也是人類情感及心靈溝通的藝術。其中溝通與理解的技巧,其重要性高於心理諮商中其他技巧,而溝通與理解也正是使人感覺良好的源泉。
在林登街五號,我與我的心理諮商督導定期會面,討論個案進展情況,並接受他的指導。在這過程中,我也曾困惑過、頓悟過,有時還會與他發生激烈的爭辯。但我必須承認,沒有他的指導,我難以在較短的時間裡取得心理諮商的理解和操作上的巨大收穫。他時常像一位生活的智者,在兩三句輕鬆話語中道出心理諮商乃至人性的深刻道理。每當遇到諮商的難題時,我都會問自己:如果督導在這裡,他會怎麼處理?這個疑問推動著我不斷去思索、領悟,向他看齊。
林登街五號是哈佛廣場附近一座很不起眼的舊房子。在眾多的現代化建築群中,顯得矮小平庸、古老而不合時宜。然而,在我的心目中是那樣獨特、那樣溫馨。在這棟房子裡,我領教了什麼是心理諮商、什麼是心靈溝通、什麼是人性、什麼是愛。林登街五號是我永久的智慧聖地。
本文節錄:【走進哈佛大學心理諮商室】一書
作者簡介
岳曉東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教授,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分會首任會長,中國中央電視臺特邀心理專家。受聘為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大學客座教授。岳曉東博士在心理健康、創新心理、諮詢心理、幽默心理和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有大量研究,成績斐然。先後在國際間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一百五十餘篇,影響深遠。著有《少年我心》、《心理諮詢基本功技術》等心理學科普讀物,深受讀者喜愛,長年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