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北市公設保留地二兆元容積財落入誰口袋?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新新聞 馬斯克

公設保留地的容積大戰,建商充其量只是配角,地主、掮客才是主角,而政府是最大受益者。持平而論,「容積銀行」確實是一個極為良好的機制,但在解決估價與徵收時序不公的問題之前,不公平的爭議恐將會如影隨形。

台北市在二○一四年間,推動修改《臺北市容積移轉審查許可自治條例》修正案,經市議會三讀通過並於六月底公布實施。該條例第四條規定,自生效日起三年之後,也就是今年六月三十日起,市政府不再受理捐贈私有公共設施保留地辦理容積移轉。

講白話點,所謂「捐贈私有公共設施保留地辦理容積移轉」,在實務面上,通常是建商向地主或掮客購買相對便宜的公設保留地容積,再把買來的容積移轉到房價較高的區域,增加建案的樓地板面積來賺取利潤。

名家/新新聞/北市公設保留地二兆元容積財落入誰口袋?(勿用)

▲容積銀行制度實施後,建商靠容積移轉的獲利空間將被壓縮。(圖/新新聞提供)

議員「不讓太陽下山」,輿論譁然

但在新法即將上路之際,國、民兩黨共五十一位議員突然聯手提案,在四月二十六日,將《臺北市容積移轉審查許可自治條例》修正案排入議會二讀議程當中,擬刪除修正案第四條「落日條款」規定,讓公共用地容積移轉可以維持現狀。

不過,這項提案卻被輿論罵得狗血淋頭,市議員被譏「利益不分黨派」、「為建商護航炒房」,負責主導提案的議員葉林傳,更被社運團體打成落水狗。葉林傳因此指責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向媒體放話,舉辦論壇卻刻意排擠議員等等,對外表示將撤回連署提案。

據本刊暸解,北市府會因此提案搞得劍拔弩張,市府甚至罕見地找來郝龍斌時期的官員,為修正案背書。有部分議員因而不滿都發局早有定見,不願再經過充分討論,雖然在壓力下願意撤回連署,但不滿的情緒早在檯面下蓄積。柯文哲為了消弭誤會,甚至親自出馬跟議員溝通,但卻被連署的議員「罵到臭頭」。

熟悉柯文哲市長性格的人都曉得,柯不是一個理盲的人,對於法令與政策的公平性往往擺在第一。當他深入暸解一件事的來龍去脈之後,即便他再討厭某一種族群,仍會頂住輿論壓力做修正。容積買賣制度,可能就是一例。

那麼到底《臺北市容積移轉審查許可自治條例》修正案的不公平性在哪裡?公設容積龐大利益,到底落到誰的口袋?這都是許多人該去瞭解的議題。

要解答這個問題,就必須稍微理解容積移轉的始末。公設保留地的容積為何能買賣?這源自於政府沒錢徵收公設保留地!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74期〉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柯文哲羈押67日 陳佩琪臉書頻發文惹「串證」爭議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