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少強/商業周刊
不論用什麼藉口減稅,我都贊成。」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曾如是說。美國總統川普搶在耶誕節前通過稅改,引發各國減稅大戰,對台灣來說,降低企業法定勞動成本,才不致在這場制度競爭中淪為輸家。
美國稅改首要問題是效益如何?賓州大學預估,未來10年美國因稅改每年增加的經濟成長率,只有0.1個百分點。
這是因為稅改並未觸及核心——減少政府支出。政府每1元支出都是來自稅,如傅利曼所說:「民眾真正負擔不是稅,而是政府花的錢。」
目前美國政府的支出(從聯邦到地方政府)占GDP比率達35%,處於歷史最高水準,2018年度政府支出將比上一年增加2,300億美元。表面上減稅,政府支出不減反增,這是稅改為德不卒之處。
此外,稅改亦有多處「精神分裂」,如繼續提供民眾購買每輛電動車7,500美元的補助。姑且不論此舉對財政的衝擊,既有政府補助,業者缺乏誘因減成本,人們買電動車將花更多錢,減稅提高可支配所得、振興經濟的美意也蕩然無存。美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CRFB)的結論是:「減稅得不償失。」
▲美金示意圖/攝影者Tracy O, flickr CC License
德汽車零件進美,多2成稅
雖然稅改效益有限,卻已在國際掀起減稅大戰。因稅改除了調降企業稅率,也取消對美企海外獲利課稅,企業投奔美國的誘因大增,各國因此減稅以留住企業。
在這場國際減稅大戰中,高稅率國家將淪為輸家,主要就是德國和中國。
德國有效企業稅率原本比美國低,但美國稅改後,德國稅率將比美國高出逾7個百分點。德國智庫Ifo估計,稅改將使德企對美國直接投資增加390億歐元,是美企對德直接投資的逾六倍。該智庫主席福斯特(Clemens Fuest)說:「投資和工作機會將因此外移美國。」
此外,美國稅改規定美企業向海外採購,將被課徵20%消費稅,此舉是希望企業在美生產。這會影響德國汽車集團,因為它們雖在美生產,零組件卻是從德國進口。德國批發、外貿與服務協會(BGA)主席賓曼(Holger Bingmann)對《德國之聲》表示:「我們對此憂心忡忡。」
中國人力優勢反成出走原因
對外企來說,美國的吸引力不只是減稅。研究機構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經濟學家艾金斯(Gavin Ekins)說,企業投資還須考慮政府管制等「制度成本」,這在美國皆低於歐洲,如今加上稅改,美國對外資的吸引力將更大。
這也正是中國的軟肋。中國的企業稅表面上占稅前利潤僅11%,比美國稅改後還低,實際上企業負擔卻不只此,因為當局要求企業須繳「5險1金」,也就是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
這大大增加企業的用人成本。據世界銀行資料,2016年中國企業總稅項負擔,占利潤比近7成,遠高於美國及世界平均,加上中國企業還要繳17%增值稅,實際稅負高於美國。
目前各國大多在增值稅與所得稅擇一課徵,中國卻是少數兩稅均徵的國家,結果是不能走的企業以自動化取代勞力,以規避「5險1金」,能走的企業就外移。
像中國「玻璃大王」福耀集團2016年赴美投資,原因正如該集團主席曹德旺說「中國稅率太高。」美國稅改後,中國企業外移之風只怕更盛。
台灣恐留不住人才、企業
德、中的借鏡離台灣並不遠。美國稅改後企業稅率降為21%,與目前台灣營利事業所得稅率17%相去不遠;稅改後美國個人所得最高稅率甚至比台灣低。這對台灣留住企業或吸引人才都有消極影響。
台灣企業處境亦和中國類似,據台大教授辛炳隆研究,台灣企業包括勞保、勞退新制等法定成本,占整體勞動成本比率逾18%,比美、日、韓都高。此外台灣的社會保險以薪資為基礎,雇主若為員工加薪,支付的保險負擔也增加,因此加薪意願低落。
美國稅改引發各國制度競爭,人才與企業都會「用腳投票」,台灣若不想淪為輸家,首要就是降低法定勞動成本。
市場競爭下,勞資間議定的契約各有不同,有的薪資低保險高,有的薪資高福利少。若政府硬性拉高法定勞動成本,除了增加企業經營難度,提高他們出走誘因,「羊毛出在羊身上」,雇主增加的成本也會從勞工身上撈回來,勞工也得不到好處。
「每一種稅都應盡可能少從人民口袋裡掏錢。」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之言,仍是與各國進行制度競爭的台灣不可或忘之關鍵。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572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