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32歲楊小姐常經痛、頭暈,也有貧血問題,月經來時,也曾開會開到一半,突然感覺下面一片血流,幾乎站不住,差點昏倒。到醫院接受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裡密密麻麻長了數十顆子宮肌瘤,雖然嘗試使用止血藥、口服避孕藥、黃體素藥物等,效果都很有限,她也曾在子宮內放入避孕投藥系統,結果竟被經血沖出,苦不堪言。
每4名女性 就有1人有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好發於30歲到45歲女性族群,在生育年齡中,年齡越大,發生機率越高。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部部主任洪滿榮表示,像楊小姐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根據統計,子宮肌瘤盛行率約25%,也就是每4名女性就有一人有子宮肌瘤,而每4名子宮肌瘤患者中,就有1人出現嚴重經痛、貧血、頭暈,或頻尿、消化不良等壓迫症狀,有時甚至影響生活。
台灣婦科醫學會理事暨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洪煥程醫師分析,台灣子宮肌瘤患者人數近36萬人,治療方式分為手術、藥物治療,手術包括子宮肌瘤切除或子宮切除,但多數患者希望保留子宮,因此臨床上以使用非侵入性藥物治療者占多數。
治療子宮肌瘤 用藥有新選擇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主任龍震宇指出,子宮肌瘤成長情況與荷爾蒙息息相關,傳統藥物治療多將重點放在抑制女性荷爾蒙分泌,或以症狀控制為主,使用藥物種類包括收縮止血藥、非類固醇類止痛藥、黃體素藥物、避孕藥等,這類藥物只限於短期症狀治療,當停用藥物,症狀就會恢復,也可能產生噁心、嘔吐、疲倦嗜睡、增胖等副作用。
洪滿榮部主任補充,目前治療子宮肌瘤有新型口服藥物可供選擇,這類藥物屬黃體素受體調節劑,藥物結合體內黃體素接受器,以調控荷爾蒙連鎖反應,患者用藥時,月經會暫時停止,出血過多現象會趨於緩和,貧血、易疲累症狀也會趨於緩和,這類藥物甚至可以抑制子宮肌瘤細胞新生,進一步使細胞壞死,讓肌瘤萎縮。如果真的需要動手術,患者也可先服藥,使肌瘤縮小,並降低手術風險,讓患者治療上有新選擇。不過少部分患者用藥後可能產生頭痛副作用,而台灣患者發生副作用比率比歐美來得低。
預防子宮肌瘤 應從日常保健做起
洪煥程醫師也提醒,民眾想預防子宮肌瘤,應從日常保健做起,作息要維持正常,避免熬夜,飲食也要營養均衡,避免過量攝取山藥、蜂王乳等含荷爾蒙食品或藥品,以減少子宮肌瘤風險。
資料來源: http://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