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八、九年級生常惹怒你?簡單三招讓你們一起開心工作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簡單三法寶,幫助你跟八九年級小夥伴開心共事

文/Bryan Yao

半夜接到一位老同學的來電,他是一間中小企業的老闆,最近被幾個20出頭歲的員工搞得焦頭爛額。打來一方面要我給他些管理上的意見,也順便吐吐苦水…

---

一位年輕員工平常工作地好好的,從未看出有任何不滿,但在週日一大早,突然發了一通LINE的訊息給我同學:

「老闆,不好意思,週一我就不去上班了!」

這樣沒頭沒腦的一句,要請假還是離職也搞不清楚,我同學只好極力按奈情緒,盡量使用溫和的語氣回覆:

「怎麼啦?想休息沒問題,但如果不想做了,是不是能告訴我,你有什麼不開心的地方?」

沒想到對方竟然直接回覆:

「現在是週末時間,我們不談公事喔!」

---

我聽完忍不住哈哈大笑,我同學雖然滿腹無奈,卻也在電話的那頭苦笑了起來。

其實這樣的事還挺常在茶餘飯後聽到朋友說起,大家對現在年輕人的工作態度都不敢恭維,先別說工作能力,就連基本的應對進退和工作倫理都嚴重脫軌,每次聊起這個話題,在座的中生代主管總有說不盡的無奈,紛紛感嘆:一代不如一代呀!

我還特別Google了一下,沒想到「一代不如一代」這樣的感嘆從宋朝時期就出現了,如果這句話真有道理,那麼千年以來全人類都得退化成水母了!我自認智商高過水母,所以絕不認同這樣的說法。但隨著社會與科技的演變,每一代人成長背景的差異越來越大,卻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不管我們願不願意,職場的主力終將由七八年級生,甚至初出茅廬的九年級生替代。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屬於五六年級的中生代,現在不是比較「當年我20歲時如何如何」的時候,而是該面對「新世代與我們確實不同」這個事實,好好來思考一下,找出與新生代愉快共事的策略!

我不是研究世代差異的社會學家,但從這幾年工作與帶人的經驗中,累積了一些心得與各位分享。有句話說,「如果你難以理解一個人的行為,那麼就從他的童年開始!」其實,年輕世代很多與我們不同的行為模式,都是來自于他們成長的環境與教育方式,一旦理解了,自然就知道該如何應變。

名家_專案管理生活思維_職場(圖片來源:themarketingplaza.com)
(圖片來源:themarketingplaza.com)

設定「關卡」激發鬥志

記得我剛上班的時候,面對老闆交辦的任務總是戰戰兢兢,總想使盡全力把它做好。心裡一方面不願辜負老闆的期待,同時也想向旁人證實自己的能力。這樣的心態對五六年級的我們來說是理所當然。然而,「不想辜負別人的期待」以及「努力表現證明自己」卻未必內建於新世代的「作業系統」中。

為什麼?因為這一代的小朋友都是在父母老師鼓勵下成長的,受到西式教育的影響,直接否定孩子的表現往往被視為「打擊孩子自信心」,是絕對不能做的。五六年級的我們,從小得透過良好表現,先滿足大人的期待,才能藉此證明自己的能力,要是做不到,父母師長則會明確地給予警惕或是表達失望。但這一代的孩子就算課業不好,父母老師也會試著找出其他優點來稱讚鼓勵,因為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不該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根據Jean M. Twenge博士在《ME世代:年輕人的處境與未來》書中提到的,新世代的年輕人不像我們那麼渴求外人的肯定,相比之下,他們更看重的是自我肯定。

我個人的經驗是,想要激發小朋友們的鬥志,光是指派工作,然後耳提面命地督導往往無濟於事,比較好的方式是設定一個客觀的目標關卡,講清楚過關的條件,然後給他們必要的資源,送他們踏上闖關奪寶的旅程!你聽出來了嗎?沒錯,就是線上遊戲的概念。他們對於滿足旁人的期待興趣缺缺,但對於過關升等可要有興趣多了,這或許跟他們從小接觸電腦遊戲有關。

所以,與其說「明天中午前把企劃書放在我桌上!」不如說「客戶明天中午就想看到企劃書,你覺得你有辦法做到嗎?」

把「規則」寫清楚說明白

高年級生(五六年級以上)與低年級小朋友的另一個世代差異,就是權威與服從的觀念。高年級面對父母、師長、上司時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很多職場上不用明說的倫理、潛規則,就在這種敬畏中自然被落實。至於擁有權威的人也往往要求自己扮演該有的角色,師長要有師長的樣子,主管也要有主管架勢。

然而低年級小朋友成長的環境早已不是如此,越來越多父母與孩子維持朋友般的關係,學校老師與學生間的互動也非常平等,在公司裡面,擺老闆架子早就不流行了,反倒與員工打成一片,甚至在尾牙時扮醜愉悅員工才是管理主流,就有人開玩笑說現在的CEO早已不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執行官)而是 Chief Entertainment Officer(首席康樂官)。在這樣的氛圍下,職場倫理怎麼可能還像以往一樣清晰分明呢?想想還真的不能怪八九年級的小朋友,整個社會的風氣便是如此。

所以職場中常聽到類似的爭執:
高年級:「你怎麼可以這樣做?誰告訴你可以的?」
小朋友:「沒人告訴我不行啊!公司有規定嗎?」
高年級:「你…這種事情還需要規定嗎?誰都知道不行的吧!」
小朋友:「沒人跟我說,我哪知啊!」

那麼這問題該怎麼解呢?老實說,沒有捷徑,就是「制度化」這三個字!身為職場前輩的我們,在管理這個議題上,已經沒有藉口再偷懶了。很麻煩我知道,但建立制度與標準作業流程(SOP)是我們不能逃避的工作,不然你以為王品的戴勝益老闆是如何搞定那麼多年輕員工的?(PS: 我一直認為,死板板的服務SOP不是真正的好服務,戴老闆考察過那麼多米其林餐廳不會不曉得,建立制度其實不是為了服務客戶,而是為了有效管理員工。)

當然我也知道,再繁瑣精密的SOP也不可能涵蓋所有的工作細節,況且人不是機械,是無法用電腦程式精准控制的。但我們要換個角度想,良好的制度與SOP的根本目的是在「教育員工」,尤其在職場倫理、權威服從這些傳統框架淡化之後。年輕人照著遊戲規則跑過幾趟之後,自然會漸漸融入企業的價值觀中。 這很像是父母從小培養小孩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樣,好習慣一但養成,就不用凡事都緊迫盯人,雙方都輕鬆!

所以,在責怪八九年級沒大沒小,不懂規矩之餘,身為高年級的主管們更該檢討一下自己,是否因為偷懶,還讓企業處在「人治」的狀態?如果你心中真的有工作規則,就不該隱晦地儲存在自己的腦子裡,而該說清楚講明白。

建立跨職場的「友誼」

我對年輕朋友的另一項觀察,就是他們對於上級不熟悉時,常顯得非常冷淡生疏。但在彼此熟悉之後,卻又很願意透露私人的事情,無話不談。這樣的人際行為,與我們這個世代正好相反:基於禮貌與尊重,我們比較會主動與長官們互動,上司問話我們也必定慎重回答,不會(敢)愛理不理。但我們心裡卻有一條分隔線,職場就是職場,除非真正私交甚篤,否則與同事間仍有一條界限,不會輕易把私領域與工作融為一談。

但新世代的年輕朋友,不像我們會將職場同事、學校同學、兒時玩伴分的那麼清楚,只要他認同、喜歡你這個人,就會把你當成朋友,願意與你分享他個人的喜怒哀樂,也會尋求協助。以這方面來說,七八九年級的朋友對於人際關係抱持著更開放的態度。

所以,如果你希望與年輕同事在工作上有更好的互動,多建立一些私人情誼是絕對有幫助的。除了扮演上司的角色,也要適時地扮演生活導師,不吝惜給予後輩心理上的支持與協助。

網路科技的發展,讓地球越來越像一個地球村,國與國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然而世代間的差異反倒成為管理上的新挑戰。真誠主動去了解,並試著在異中求同,才是最佳的解決之道!

#第一次工作就上手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柯文哲羈押67日 陳佩琪臉書頻發文惹「串證」爭議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