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正修(新新聞)
柴靜的《穹頂之下》引來數億人觀 看。卻在「兩會」前被噤聲下架。 中國總理李克強去年底誓言要以鐵腕治 汙染,但三八婦女節時呼應柴靜主張的婦 女,卻全數遭警察帶走拘留。
名流揪團下場主演環保大戲
香港資深的評論家練乙錚認為,柴靜可能會是另一個魏京生,在權鬥後被丟棄或鎮壓。這個善意的提醒,要求觀察者必須把柴靜的行動放到中國現實政治脈絡中,把魏京生的時代與當下對比,本身就可以看出中國這三十年來的變化。柴靜開場時是個霧霾「當事人」,但看來她還不準備下場搞政治,更不像民運人士般準備當殉道者。
檢視柴靜這番演出,能看出一些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首先是素人出場的風險計算。
柴靜用自己的錢與人脈組織了這個活動。即使無法確知事前她與當局是否有默契,但選擇這個題目與時機,有她的單純與世故。參與的團隊成員中,有的本來就是環境議題長期的倡議者,但也有跨域合作的專業人士。對他們來說,參與《穹頂 之下》不只是公益行為,而是一項市場決定。有一定的風險,但也對回報的期待。
這樣的風險計算,對許多在中共體制內生存的個人都曾經面對,但柴靜的邀集,使這個風險得以分攤,變得明確與降低許多。
客觀地說,柴靜與其團隊拉出了一條流水線,把上游的倡議團體、中游的行業好手與下游的表現平台整合起來,在中南海權鬥的政治隙縫中,讓議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能見度。名流未必以政治為職志,但也好公義的名聲,路見不平也許就可拔刀相助。這不只是微博式圍觀,而是揪團下場主演。
以往名人支持異議,往往以個人的事業為代價,如伊能靜對南都與小販夏俊峰一家的聲援。中國時至今日,再怎麼維穩,還是得有名流。名流體認到自己是有行業之外的話語權,體制鎮壓的成本將大大增高。離開央視兩年的柴靜,善於結合素人的優勢與未斷的體制連結,創造了一個跨界突破的新模式。
TED中國版,媽媽深情演出
從投資角度來說,即使《穹頂之下》往後仍被屏蔽,但參與其中的人已經穩賺不賠了。
其次是《穹頂》特殊的文本與格式。
習近平上台後,一手反腐、一手鎮壓公民社會也未曾手軟。《穹頂之下》之巧就在於霧霾問題沉重到讓當局無法迴避,但片中對體制的批判,仍然呼應習的反腐與改革的主軸。面對這樣知輕重的文本,中南海內一定有人為此暴跳如雷,但也會有人樂於把此片當成改革的催化劑。中國是一鍋沸鼎,柴靜卻在如穹頂般的鍋蓋上打了個小洞。
柴靜的演出格式是TED的中國加長版,片中她有許多引起共鳴的金句,如「我不是多怕死,我是不想這麼活」,又如「空氣中是錢的味道」。開場與結尾中,做為媽媽的深情表白,柴靜常民式的語言是宏大敘事的對立面,中國言論市場中,不乏機警的酸語與教忠教孝的條目,但有溫度地直面問題還真是稀缺,柴靜的演出可為上乘。
可被複製的政改宣言
全片中最值得注意的不是柴靜親自走訪的場景,而是大量數據的引用。中國學者馮啟娜分析,數據不只是柴靜最困難的博弈,而且也是一種改變社會的訴求。柴靜對數字的使用,將會成為未來倡議者的技術門檻,而善用數字,也將成為公民監督政府的必備工具。
逾一百分鐘的獨角戲看似很長,但能講清楚其實有限。柴靜對於英美治霾經驗的引用與私營化的主張,在網上引發很多反對議論。的確,做為環境深度報導,《穹頂之 下》的政策建議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但此片的格式(不是柴靜的個人風格)比其立論有啟發性。
柴靜的政治敏感度與決心,也比其環保專業更值得關注。媒體觀察者陶舜認為《穹頂之下》是「自媒體」的登峰之作,足以讓中國的大媒體慚愧;但檢驗倡議的成果不只是在文本與表現,更在於社會的呼應與現實的改變。
三是此模式的可複製性。
中國有志於自媒者應從《穹頂之下》看到其中的機會與基本要求。如果能比照《穹頂之下》,該有人探討中國足球為什麼總是踢不好?醫療體系總是欺負受薪者?為何農村有大量留宿的小學生,都市農民工的子弟卻在學校中備受歧視?
中國不缺吸引關注的重大議題與關注者,卻缺乏倡議團體與社會名流的聯手出擊。共產黨的體制是個大鍋蓋,面對矛盾是能壓則壓,眼下的中國卻面臨經濟下行,諸多困難不可能用以往粗放的方式擺平。在鍋蓋上多開幾個洞也許難看,卻能夠避免整鍋都炸開。
回到霧霾的主線,也有三個指標值得後續觀察。二○一三年通過、對仗工整 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畫》(《大氣十條》)能否貫徹執法?油媒國企體制的改革能否進行?柴靜的個人處境也值得持續關注。去年底,中美在APEC發表減排的共同聲明,說明中國的汙染治理有其大國博弈的向度。而中國後進發展的位階與中共專政的體制,也都使中國的環境改革更為困難,而召喚公民的政治的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穹頂之下》其實是一篇欲言又止的政改宣言,只是選了空氣與呼吸的主題。(作者為綠黨黨員,海西諮詢負責人。曾於 NGOs與地方政府任職。目前參與區域規劃及關注對岸海西發展。)(更多相關資訊,詳見1462期新新聞,或新新聞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