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筱庭(新新聞)
每天1.5名醫師等著被告,醫病關係已達崩潰邊緣
醫病互信已到達崩潰邊緣,醫病雙方各自出招、彼此諜對諜陷入惡性循環,部分醫師則準備集結力量反撲,誓言帶起醫師反告病人風潮,讓醫病關係徹底崩潰,才有機會重生。若無法盡快替醫病雙方尋求解決出口,將會是不可承受之重。
▲衛福部與立法委員試圖推《醫糾法》以解套,遭李紹榕大力反對。(圖/《新新聞》官網)
台灣醫療糾紛案之多,幾乎沒有一位醫師逃得過。就連過去總是默默陪在台北市長柯文哲身旁,溫柔形象深植人心的柯夫人陳佩琪,也曾因發生醫療糾紛心煩意亂,在電話中向柯文哲大聲怒罵。
「第一賣冰,第二告醫師」
在北市聯醫擔任小兒科醫師的陳佩琪,日前在臉書上自曝,過去柯文哲常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演講,唯一一次去聯醫非為演講目的,就是為了她的「醫糾事件」。而柯文哲過去在台大醫院擔任急診部醫師,也曾經因「連帶被告」,遭捲入兩起醫療糾紛。
事實上,全台灣約有四萬三千名醫師,每天至少都有一.五名醫師等著被告。過去俗語說最賺錢的行業:「第一賣冰,第二作醫師。」在醫師彼此眼中,社會實情早已成了一句可悲的笑話:「第一賣冰,第二告醫師。」
衛福部醫審會受理的「醫療糾紛鑑定案件」,每年已破五百件大關。但在一九九三年健保開辦前,將近十年,這數字平均不超過一六○件,而健保開辦後次年,數字開始飆升,直接跳到二五○件;二○○○年後每年約四百件,二十年間增加了三倍多。
其中,最常送醫事鑑定案件的科別,正是柯文哲夫婦所在的「內、外、婦、兒」四大專科,一九八七年至○九年間,外科占三四.二%,內科占二八.三%,婦產科占一四.九%;若看二○○○年至○九年間地方法院民事判決分析,則以內科占二六%、外科占二四%、婦產科占一七%,最易發生醫療糾紛。
▲醫病互信已到達崩潰邊緣,醫病雙方陷入惡性循環。。(圖/《新新聞》官網)
「醫療糾紛訴訟是『以刑逼民』,讓醫護人員不得不接受民事和解,以求早日解脫心靈桎梏。」西園教學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李詩應指出。
這只是冰山一角浮上檯面的數字,並非所有醫療糾紛都會走上訴訟一途,更多潛藏數字遠高於此;據推估,每年約發生五千餘件醫療糾紛,讓醫師們苦不堪言。
台灣廉價、大碗的健保給付制度,正是將醫病關係推入火坑的禍首,健保給付制度遲遲追不上醫療費用,醫院為求生存,只好想辦法壓低人力成本。「醫院人力欠缺,醫師過勞容易出狀況,與病家溝通時間變少,醫糾自然難以避免。」彰基小兒腎臟科主任錢建文說。
醫師自保,自備「行醫紀錄器」
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指出,醫糾爆發的兩大根源,其一正是病家缺乏與醫師溝通的時間,對於治療過程充滿疑慮。醫改會於二○○六、○七年間共九二九件的醫糾諮詢個案中,有四成的醫糾主因都來自於「醫病溝通出了問題」。
另一引爆點,則是民眾在院內申訴協商時,沒有辦法第一時間拿到病歷,缺乏明確申訴窗口或處理機制,「找不到第三方協助說明病情,而醫師也可能礙於醫院政策或太忙,無法第一時間與民眾溝通。」
朱顯光說,根據醫改會調查,醫糾民眾最大的訴求是要求道歉與瞭解真相,其次才是賠償。
▲圖/《新新聞》提供
但醫病關係扭曲、惡化的現狀,已讓不少醫師開始在診間自備「行醫紀錄器」求自保,先行一步搜集舉證資料,避免被告。有的醫師則選擇放棄高薪,回學校當學生,重頭開始學法律,甚至跨考律師,就是希望哪天碰上醫療糾紛時,能更從容面對。
而處於醫學資訊弱勢一方的病人及家屬,聽多了醫師的「可能不良行為」,加上醫病長期溝通不良,擔心自身權益受損,也開始選擇在就診時,以隱藏的錄音筆、相機等記錄下醫師、護理人員的種種舉措,或是「一病看三家」多聽、多比較。
雙方如此諜對諜,就是唯恐一旦走上訴訟一途時,都能提出充足證據以自保。至此,醫病互信已到達崩潰邊緣。醫師們開始施行防禦性醫療,要求病人接受大量且不必要的化驗、檢查;「依法逃命」迴避高風險病人,只願治療安全病患;更有長期承受高訴訟風險的醫師,決定「以戰止戰」,試圖扭轉「醫師總是挨告」的難堪局面。
「說難聽點,我們就是比你們多念了七年醫學院,若真要防禦,沒人玩得過我們。」萬芳醫院外科部副主任李紹榕說,一一年他替一名六十七歲病患進行高風險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術後病患不幸往生,家屬不滿意結果,無論院方如何解釋,家屬仍堅持提告。…(更多文章請見1473期《新新聞》,或參考新新聞官網)